中国云服务企业出海五年的冰与火之歌
选择俄罗斯的原因是,首先是中俄贸易量每年递增,2018年要突破1000亿美元。市场具备非常光明的前景。第二是俄罗斯互联网市场已经成熟,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。当地法律也承认电子签名,具备电子签约基础。第三是,俄罗斯企业也在面临供应链升级的痛点,电子签名云服务是刚需。 在12月19日,莫斯科下午时间5点,俄罗斯本土电商UMKA在莫斯科和上上签电子签约达成战略合作。签署协议后,由国竞负责的河北箱包供应链,将从原来的30天左右供应时间,提速到15天左右,能送达到15个俄语国家的消费者手中。 可以说,这种服务模式是相对比较健康合理的。既有海外企业参与其中,也有中国企业成为服务对象,它容易在相对波动的市场中寻找平衡,保持稳定的营收。 下个五年的启示 第一个五年过去之后,下一个五年即将展开,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从消费互联网整体向产业互联网转型,出海只会是更大的潮流。这需要中国企业提前做好准备。 1、合理利用政策引导进入国外市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建设必将带动配套设施和服务市场需求。面对沿线地区和国家IT资源困乏地区,云服务是业务数字化的核心支撑。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新报告,中东和非洲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28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47.2亿美元,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11%。 甚至连亚马逊AWS也在打一带一路牌,顺着中国的足迹开拓市场。比如说AWS于2017年12月首次登陆非洲大陆,在南非的开普敦和约翰尼斯堡各设一个新站点。 一带一路的政策下,开拓海外市场空间,中国企业自然更是拥有红利。当然,也还是需要在政策与市场自由竞争之间保持平衡,不可过于依赖红利,否则会导致企业竞争力削弱。甚至遭到海外市场的排斥。 2、理解欧美市场的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理念 中国云服务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尤其善于采用低价竞争获得优势地位。低价竞争虽然可能在一时获得优势,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会损害客户印象。过于低于成本的低价竞争,在欧美客户严重,很可能是违反市场规则的恶性竞争,甚至有非正当竞争、意图垄断之嫌,往往容易被客户以及竞争对手集体排斥。甚至使得中国企业企业也遭受歧视。 同时,更需要理解欧美文化伦理在企业经营层面的理念,中国云计算企业可能要花更多精力去适应海外市场的本土化。 3、前期做好调研,找准细分市场和国家 不同市场有不同的情况,欧洲、俄罗斯、东南亚、中亚中东、非洲,都有着不同的市场环境。根据不同国家、不同市场做不同的市场应对策略。 比如说东南亚是中国游戏厂商的出海重地。像腾讯离职员工创办的沐潼科技就生产了一款名为《无尽对决》的moba类手游,在东南亚市场比《王者荣耀》海外版还要火热。这类中国出海游戏,必然是国内云服务厂商可以服务的对象。此外东南亚的电商环境、支付环境和中国近似,公有云服务、企业云服务都会有很大的空间。 而在中东、非洲地区,运营商、金融、能源、农业、中小企业的云服务才是当地的重点,SaaS+PaaS云服务在其中有会有成长空间。 了解清楚不同市场的需求,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推服务,甚至要考察清楚政局、文化情况再做考量,才能有相对稳定的成长。 1988年,巴西作家保罗·柯艾略在《炼金术士》曾写下这样一段话:
|